X
  • 2014.03.17
    为了推动粤港区域合作与低碳发展研究,清华大学港澳研究中心确定开展《粤港区域环境合作与低碳发展报告》课题研究,并将编辑出版。有关课题申报要求如下:一、内容篇幅总结分析粤港区域环境合作与低碳发展的状况和经验,解析发展的难题和机遇,提出今后发展的思路、措施和步骤。每一选题要求字数7000—8000字。二、入选标准 1. 必须是未公开发表的文稿。 2. 要求具有原创性,论证详实,论证严密,表达准确、简明。三、选题范围《粤港区域环境合作与低碳发展报告》(选题目录)总报告(一) 区域环境合作机制研究 1. 粤港区域环境保护机制研究 2. 粤港区域大气污染协调防治研究 3. 深港跨境突发环境事件协调机制研究 4. 粤港跨境河域治理研究 (二)环境规制比较研究 1.粤港环境规制政策比较研究 2. 香港与内地海洋环境法制比较研究 3. 香港食品安全管理研究借鉴(三)生态环境保护 1.粤港“绿色优质生活圈”构建与展望 2.香港环境保护现状与经验借鉴 3.香港生态环境保护规划管理和经验借鉴 4.香港自然保护区管理经验和借鉴(四)绿色低碳发展 1. 香港营造“低碳绿色城市”措施与启示 2. 粤港深碳排放比较研
  • 2013.06.17
    清华大学港澳研究中心因研究工作需要,招聘区域经济学、产业经济学、西方经济学、技术经济学学科方向博士后1-2人,导师为曾国屏教授,开展人口与经济生产方式转变的相关研究,具体条件参见中心网站博士后招聘信息公告。请应聘者将个人应聘简历发送至:yangjy@sz.tsinghua.edu.cn。邮件标题请注明“应聘清华大学港澳研究中心”。符合面试要求者,将电话通告面试具体事宜。邮寄地址:广东省深圳市南山区西丽大学城清华校区D404 联系人:杨君游E-mail:yangjy@sz.tsinghua.edu.cn 联系电话:0755-260366962013年6月17日
  • 2013.04.30
    一、中心简介清华大学港澳研究中心(Center for Hong Kong and Macau Studies, Tsinghua University)2012年1月12日经清华大学校务会批准设立,属综合交叉学科的软科学研究机构。中心由清华大学深圳研究生院和法学院合作发起,依托深圳研究生院,发挥法学院、人文社会科学学院、经济管理学院、公共管理学院等相关学科专业的综合优势,利用国内外社会资源,吸纳相关领域专家学者的智慧,围绕国家需求和内地与港澳深度合作中具有全局性、综合性、战略性的课题开展学术研究和人才培养工作,努力在港澳研究领域形成相对学科优势和特色,为贯彻“一国两制”、推进内地与港澳深度合作和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发挥人才库、信息库和思想库作用。二、招聘学科方向与港澳研究相关的法律、金融、经济、政治制度、科技与社会、社会管理等专业方向。三、招聘教师条件:(一)教授、研究员1.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和团结协作精神,学术作风民主,为人师表,身体健康;2.熟悉港澳情况,洞悉港澳的发展动态和趋势,在相关领域有较深的学术造诣,学术成就突出,具有建立高水平团队,并带领学科团队在港澳研究前沿领域从事高水
  • 2013.04.30
    一、中心简介清华大学港澳研究中心(Center for Hong Kong and Macau Studies, Tsinghua University)2012年1月12日经清华大学校务会批准设立,属综合交叉学科的软科学研究机构。中心由清华大学深圳研究生院和法学院合作发起,依托深圳研究生院,发挥法学院、人文社会科学学院、经济管理学院、公共管理学院等相关学科专业的综合优势,利用国内外社会资源,吸纳相关领域专家学者的智慧,围绕国家需求和内地与港澳深度合作中具有全局性、综合性、战略性的课题开展学术研究和人才培养工作,努力在港澳研究领域形成相对学科优势和特色,为贯彻“一国两制”、推进内地与港澳深度合作和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发挥人才库、信息库和思想库作用。二、招聘学科方向与港澳研究相关的法律、金融、经济、政治制度、科技与社会、社会管理等专业方向。三、招收类型(一)科研博士后:由中心依据科研需求导向自主招收的博士后。(二)留学归国及外籍博士:在国外获得博士学位的留学回国人员及外籍博士来中心从事博士后研究工作。(三)师资博士后:师资博士后是指以师资补充和培养为目标,列入港澳研究中心和清华大学深圳研究
  • 2012.12.06
    “2012 • 两岸四地公法论坛”学术研讨会日程安排 时间:2012年12月8至9日地点:清华大学深圳研究生院12月8日(星期六)8:30 – 9:00 开幕式主持人:林来梵(清华大学法学院,教授)致辞人:邱太三(台湾亚洲大学,教授)梁美芬(香港城市大学法律学院,教授)王振民(清华大学法学院院长,教授)9:00 - 9:10 合 影 多功能厅前9:10 – 11:00 第一单元:宪法理论和宪法实施主持人: 董和平(西北政法大学教授,国际教育学院院长)主题发言:李树忠 (中国政法大学法学院,教授),《改革•开放•发展:八二宪法三十年变迁的国家叙事》与谈人:罗祥国(香港中文大学亚太研究所,教授)主题发言:李琦(厦门大学法学院,教授),《宪法的符号维度:尝试性地另行解释宪法》与谈人:石佳音(台湾中国文化大学政治系,教授)主题发言:苗连营(广州大学法学院,教授),《作为“地方性知识”的宪政及其在当代中国的历史境遇》与谈人:曾建元(台湾中华大学行政管理学系,副教授)主题发言:谢立斌(中国政法大学,副教授),《宪法与道德》与谈人:钟骐(台湾中研院法律所,助研究员)主题发言,每人15分钟;与谈人,每
  • 2012.09.28
    一、为整合资源,提高港澳研究的水平,清华大学港澳研究中心以基金项目资助的方式支持港澳研究工作的开展,每年持续设置10项左右研究课题,每项课题的资助额度为5-10万元。二、课题申报面向全校教师,鼓励学校相关院系教师申报,由港澳研究中心组织评审。三、课题在设置上偏重于应用对策研究,试图从国家战略层面为现实重要问题的解决提供决策参考。现实急需类研究,需要在半年内完成;中长期课题,1—2年完成。四、部分研究成果可在报刊发表。不宜对外公开的,可作为内部研究报告或专报形式向上级部门报送,作决策参考。五、课题的申报请填写清华大学港澳研究课题申请书,课题申请书请见附件。六、申报截止时间:2012年10月31日七、材料报送地点:纸制材料一式三份,报送到清华大学深圳研究生院住校办9号楼411室。联系电话:010-62773411电子版发送到:chen.yuzhi@sz.tsinghua.edu.cn清华大学港澳研究中心2012年9月28日清华大学港澳研究中心课题1.“一国两制”的制度创新研究2.香港“双普选”后,中央与香港行政、立法、司法关系变化研究3.香港和澳门法律制度建设与发展研究4.深港科技服务研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