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8日上午,“粤港澳大湾区建设”专题讲座在清华大学深圳国际研究生院举办,清华大学港澳研究中心副主任、香港中联办研究部原部长、国务院参事室原特约研究员曹二宝教授围绕“粤港澳大湾区建设是‘一国两制’的新实践”做主题演讲。清华大学深圳国际研究生院党委书记、清华大学港澳研究中心原常务副主任武晓峰出席,港澳研究中心秘书长杨君游、深圳国际研究生院师生及来自四川省内江市的40余名党政干部聆听了讲座。
图为讲座现场
曹二宝教授首先介绍了粤港澳大湾区的独特之处,粤港澳大湾区是全世界独一无二的“跨境”区域协同发展的湾区。中央提出,粤港澳大湾区建设要在一个国家,两种制度,三个关税区,三种货币,即“一二三三”的条件下进行。“一国两制”方针在粤港澳大湾区建设中贯彻始终,一国是本,两制求利,如何在粤港澳大湾区建设中做到“坚守一国之本,善用两制之利”,是一个需要充分研究和探索的课题。
图为曹二宝教授演讲
曹二宝教授强调,近年来在大湾区发生许多举世瞩目的大事,港珠澳大桥的竣工通车;香港西九龙高铁站“一地两检”的顺利实行;港澳高校和科研机构获准申请国家科研项目;国家科研基金获准过境港澳;港澳居民居住证正式推出,这一系列重大工程和重要举措都是“一国两制”方针在粤港澳大湾区的新实践和新探索。曹教授表示,要不断深化“跨境”区域间多领域的互联互通与协同发展,坚持“一国两制”方针,做到实事求是,大胆试,大胆闯,共同推进大湾区建设与发展。
在近三个小时的讲座中,曹二宝教授为在场听众传递了 “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的一种新声音和新思路,在场听众对“粤港澳大湾区建设”有了一种新理解和新认识。(文/郭亚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