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

王振民:世界上最好的营商环境在中国,就在大湾区——“湾区法治营商环境三地谈”启动仪式暨南山专场活动在深圳举行

发布者:系统管理员发布时间:2019-08-14浏览次数:8

7月8日,“湾区法治营商环境三地谈”启动仪式暨南山专场活动在深圳举行,本次活动由深圳市委推进粤港澳大湾区建设领导小组办公室、深圳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深圳市司法局主办,深圳市南山区司法局、深圳湾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深圳市蓝海大湾区法律服务研究院承办,清华大学港澳研究中心、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深圳市委员会协办。来自粤港澳三地的政府机关单位、高校、科技领军企业、商会、律所等近200名代表参加了活动。清华大学港澳研究中心主任、法学院教授王振民,中心常务副主任、清华大学深圳研究生院副院长夏广志,中心副主任、副教授何隽,中心秘书长杨君游,中心副秘书长刘字濠等出席活动。

会上,王振民主任做主旨发言,题为“世界上最好的营商环境在中国,就在大湾区”。王振民主任表示,粤港澳大湾区要构建一个好的法治化营商环境,有五个元素。



图为王振民主任发表主旨演讲

元素一,立法要健全,但不繁琐。



健全的法治需要有足够的法律、法规,我们在这个问题上还很不足够,现在立法还不是太多,依法治国包括依法行政还面临着大量的法律法规缺失的问题。据了解,改革开放40年迄今,我们全国性立法仅275部,香港正式的法律就多达630多部,也就是说香港的成文法有630多部,我们用了40年的功夫才立了200多部。我们对标一下香港,是否差太多了?要达到香港600多部法律,按照过去的速度,从270到630,我们还要几十年的功夫。这么多法律制定不出来,怎么依法治国、依法行政?澳门的成文法有800多部,我们制定的法律还差得很远。但是法律不是说越多越好,不要繁琐,不要复杂化。

在立法理念上,我们要学习普通法。一个新生事物例如高新科技的出现,不要马上立法把它管住管死,用成文法限制它的发展,而是让子弹飞一段时间,出了问题再一个一个解决,而不是笼统的立法在先,把发展的生机套死,这就是普通法,希望我们在开展立法工作的时候,要学习和借鉴普通法的这种立法精神和理念。

这样就需要有相对专业的立法机构。无论香港还是澳门都有专职的立法机关,但广东和深圳的立法机构还是兼职的。这也就是为什么立法跟不上、适应不了发展的需求。



元素二 大湾区里面严格做到依法行政。



第一,必须真正树立以人民为中心,以社会为中心,以企业为中心的执政、行政理念。真正做到政府为人民、为企业服务,是政府围绕企业、人民转,而不是颠倒过来。

第二,严格做到任何法律之外的行为都是非法的行政,依法行政是行政的唯一方式,没有其他的方式,政府既不缺位,也绝对不越权,恰到好处。当然这个前提是立法必须足够。

第三,所有企业和所有经济组织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政府一视同仁,不区别对待。

第四,行政执法只对违法行为执法,不对合法行为执法。可能听起来有点怪,执法当然是对违法行为的,但是有些时候执法是对合法行为的,这样就不行。对企业要违法才有执法,企业没有违法嫌疑,就没有政府执法的问题。



元素三 司法要严格贯彻无错推定、无违法推定和无罪推定原则。



我们必须假定公民个人和企业是无错的、无罪的,不能假定每个人和企业都是有原罪的、有错的,这样的一种执法理念必须要改,这非常不利于好的营商环境的构建。在司法过程中要严格保障人权,保障当事人的诉权,这不是说说而已,要真正做到,特别是人身权、财产权一定要保障到位。司法要自动、全面、系统公正,不找关系也可以得到公正,让企业找律师就可以解决问题。



元素四 要有发达的法律服务。



律师要学会真正成为企业的高参,为企业构建好的法律合规战略。这也是内地企业非常欠缺的。我在清华大学工作这么多年,经常与世界大企业总法律顾问交流,一个大企业的全球律师可以多达一千多人,那是一个庞大的法律服务团队。他们为这个企业每一步发展都做了非常好的法律规划和设计,避免让企业发生灾难性的法律事故。我们很多企业没有这方面的规划,发生问题了再找法律,找律师。我们要大胆地把港澳成功的经验引进到内地湾区来。目前全国开放可能还不具备条件,但是让港澳的律师经过一个考试审核参与到湾区来,这方面的法律服务是非常重要的,让法律服务能够深度参与企业的规划谋划。



元素五,企业和个人要有很强的守法意识。



在湾区所有的企业办事都应该严格地按照法律来办事,这一点我们感觉到深圳变化非常大,这几年在全民守法上做了大量的工作,成效显著。

 

最后,要构建好的法治化营商环境,整个大湾区还是需要协调,最好有一个粤港澳三地法治方面的协调机制,很多好的建议都需要通过协调机制贯彻落实。现在湾区的建设发展也遇到一些困难和障碍,但是我们比较一下英国和美国,他们国内现在面临的那些挑战问题不比我们的小和少。我前不久去了英国和美国。英国现在脱欧问题进退两难,脱了不行,不脱也不行,软脱不行,硬脱也不行,无论什么结果总是一半人赞成,一半人反对。美国的问题也不比我们小,美国很多城市没有高速公路,从纽约市中心去机场的路非常难走,根本把握不了时间。美国一个道路改造工程比北京三元桥改造工程的规模要小很多,但是用了很多年都没有完成,北京却只用了43个小时就完成了三元桥的改造。关键是在中国无论有多大问题,都有强大有力的领导制度在统筹协调解决问题,在美国根本不知道找谁解决这些问题。

环顾全球,世界上最好的营商环境还是在中国,就在大湾区!最有希望的地方还是中国,是粤港澳大湾区!当然,问题还很多,但大家都有解决问题的意愿,都想往前发展。不畏浮云遮望眼,风物长宜放眼量。只要我们有意愿、有决心解决问题,在中央坚强有力的领导和统筹协调下,任何艰难险阻都难不倒伟大的中华民族,任何挫折困难都是暂时的。伟大的祖国永远是港澳发展、大湾区建设最坚强的后盾。只要我们相信自己、相信香港、相信澳门、相信国家,就一定能够开创大湾区发展更加美好的明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