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21日下午,“粤港澳大湾区与一国两制”研讨会在清华大学深圳研究生院能源楼501会议室举办。此次研讨会由清华大学港澳研究中心主办,香港基本法澳门基本法研究会协办,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的省市府相关负责人和“粤港澳大湾区与一国两制”研究的专家学者汇聚一堂,开放交流,畅所欲言,为粤港澳大湾区的建设出谋划策。
出席此次研讨会的报告嘉宾有:广东省发展改革委员会副主任、香港特区行政会议成员、原港区全国人大代表、香港大紫荆勋衔罗范椒芬,中央政府驻港联络办公室教育科技部副巡视员刘志明,香港个人资料私隐专员、香港大律师黄继儿,深圳市决策咨询委员会专职委员、中共深圳市委原副秘书长杨建和,香港物流及供应链多元技术研发中心(LSCM)行政总裁黄广扬,中央政府驻港联络办公室广东联络部主任罗育淼,香港中银集团高级经济研究员、全国港澳研究会理事王春新,深圳市体制改革研究会会长南岭,深圳市政府发展研究中心国际处处长黄虎城等。
清华大学港澳研究中心主任、香港基本法澳门基本法研究会会长王振民,中心管委会副主任、清华大学深圳研究生院院长康飞宇,中心管委会委员、清华大学深圳研究生院党委书记、副院长武晓峰,中心副主任、香港中央联络办公室研究部原部长、清华大学深圳研究生院兼职教授曹二宝,中心副主任、清华大学深圳研究生院社会科学与管理学部副主任何隽,中心特聘教授乌兰察夫,中心兼职研究员林贡钦、宛军等岀席研讨会。会议由中心常务副主任、清华大学深圳研究生院副院长夏广志主持。
图为研讨会现场
图为夏广志副院长主持
武晓峰书记首先致辞,他代表清华大学深圳研究生院对各位嘉宾的到来表示欢迎,希望通过此次研讨会的举办,增进政界和学界人士有关“粤港澳大湾区与一国两制”的讨论和交流,并预祝大会圆满成功。
图为武晓峰书记致辞
王振民主任做题目为《粤港澳大湾区与“一国两制”》的开场发言。他强调,讨论大湾区建设离不开一国两制,它首先是在一国两制的大的制度框架下来开展,粤港澳大湾区作为一个国家大战略和改革开放结合点,就要承载新的使命,夯实一国之本,善用两制之利。
图为王振民主任发言
罗范椒芬代表做《粤港澳融合发展的建议》发言,罗代表首先介绍了当前香港融入粤港澳大湾区中存在的问题,以及香港人士到内地工作和发展遇到的困难;她指出,大湾区内人流、物流、资金流和信息流的互联互通是湾区大发展的关键之举。同时,湾区互联互通还有大量的工作要做,希望我们往后可以一起努力。
刘志明副巡视员做了题为《粤港澳大湾区的建设是新时代推动全面开放的新举措》的发言。他谈到,粤港澳大湾区的建设既是新时代推动全面开放的新举措,也是一个新实践,围绕发挥粤港澳大湾区的优势,重点推动国际科创中心、国际金融中心等方面的建设工作。
黄继儿大律师做发言,题目为《香港特区的独特优势:资讯自由流通和数据保障》。黄先生从个人私隐和数据管治方面,介绍了香港在大湾区建设中的独特优势。香港是亚洲最早有从个人私隐和数据管治体系的地方,香港可用这一体系对内地信息和数据的保护进行补充和借鉴。
杨建和委员做了题为《同舟共济,相互支撑》的发言,强调指出,粤港澳大湾区建设和发展的前提“一国两制”,我们要千方百计把“一国两制”变成我们大湾区的优势,避免成为劣势。同时,对于大湾区建设的艰巨性要有充分的估计,力争在改革开放40年之际,在粤港澳大湾区形成一种能够办成大事的组织力和执行力。
黄广扬先生做了题为《香港在粤港澳大湾区建设中发挥独特优势》的发言。黄先生介绍了香港的18项“完整性”优势和作用,类似于少林寺的“十八铜人阵”,而全面认识和充分发挥好这些优势和作用,将极大地推动大湾区的建设和发展。
罗育淼主任做题为《将粤港澳大湾区打造成全球重要科技创新中心》的发言。罗主任谈到,要形成湾区科技创新的协同效应,协同湾区的资源,推动内部的协作;加强国际合作,整合外部资源;坚持自主创新,提高科技创新能力,抓住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重大机遇,为经济转型升级提供强大驱动力,推动产业信息化绿色化改造,培育新的发展模式。
王春新理事做了题为《粤港澳大湾区如何加强金融合作》的发言。他讲到,粤港澳大湾区定位于充满活力的世界城市群体,“一带一路”的重要支撑,国际科技创新中心,以及港澳合作示范区,这都可以作为湾区金融合作的指导。通过创新金融合作、风险基金和资本运作、银行系统融通、绿色金融,以及平台金融的合作,将粤港澳大湾区打造成国际金融中心。
南岭会长做了题为《开放大湾区:“通”达天下,“通”向未来》的发言。南会长指出,粤港澳大湾区如果没有互联互通,就没有未来,所以粤港澳大湾区的核心就是互联互通,而实现湾区融通的政策建议的落实就需要一个涵盖决策、协调和研究的多层次机制。
黄虎城处长做了题为《粤港澳大湾区的机遇和挑战》的发言,他主要介绍了粤港澳大湾区的战略意义和面临的挑战,如何促进生产要素的高速流通。目前,交通运输等基建方面有很大举措,但是软环境上还有一些客观的条件限制。如何完成跨境的两治,都需要长时间的磨合。
图为杨建和、黄广扬、罗育淼、王春新、南岭、黄虎城发言
研讨会上,参会嘉宾学者围绕粤港澳大湾区与“一国两制”,粤港澳大湾区背景下的制度创新与区域合作,以及大湾区互联互通的发展路径等议题进行了深入的探讨,为粤港澳大湾区的建设与发展建言献策。
与会嘉宾还有:中央政府驻港联络办公室秘书长文宏武,“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香港中心董事、中国银行(香港)原行长岳毅,广东省发展改革委员会副处长、省大湾区办副处长唐世洪,清大智库理事长、清华大学港澳研究中心特约研究员林崐崚,清大智库一带一路协作委员会副主任、野村国际前中国区主席杨志中,清大智库科技创新专家委员会副主任、中兴通讯前执行董事兼总裁史立荣,中国(深圳)综合开发研究院港澳经济社会研究中心执行主任王万里,香港紫荆杂志社公共事务总监杨彬,中央政府驻香港联络办公室广东联络部培训处处长刘仁辉,中共深圳市委政策研究室港澳处副处长麦永冠,深圳市决策咨询委员会办公室副调研员孙新宇,中央政府驻香港联络办公室广东联络部副处长、调研员陈甫,中央政府驻香港联络办公室广东联络部副处长陈晓林,中央政府驻香港联络办公室广东联络部副调研员虞秀凌等。(文/郭亚楠,摄影/丁超)
图为与会嘉宾合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