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7日上午,日本贸易振兴机构广州代表处、香港代表处一行到访港澳研究中心,围绕“粤港澳大湾区建设和区域协同发展”议题,与港澳研究中心老师进行学术交流。
港澳研究中心常务副主任、清华大学深圳研究生院夏广志副院长对日本贸易振兴机构的访问表示欢迎,并介绍了粤港澳大湾区的历史形成和发展,强调了广州、深圳、香港在粤港澳大湾区建设中的地位和各自发展的优势。
日本贸易振兴机构香港代表处副所长中井先生介绍了日本贸易振兴机构的基本情况以及日资企业在粤港澳大湾区的投资和发展状况,表示一直关注粤港澳大湾区的建设与发展,尤为关注中国智库在中共十九大和中国两会之后对粤港澳大湾区研究的新进展。
港澳研究中心乌兰察夫教授从世界湾区经济的分布特点出发,通过对2017年和2018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有关 “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的解读,阐述了湾区建设在国家发展中的迫切性和重要性。
港澳研究中心副主任何隽副教授对大湾区各城市科技创新企业发展状况和知识产权保护现状作了比较分析,凸显了深圳和香港引领湾区发展的特殊地位和作用。
港澳研究中心秘书长、副教授杨君游谈到,“一带一路”建设和粤港澳大湾区建设是一脉相承的,发挥好香港和澳门国际化发展的独特优势,粤港澳大湾区建设将成为“一带一路”建设的示范区。
港澳研究中心兼职研究员施锦珊博士就日本高端生物医疗器械设备及其关键技术产业发展同日本贸易振兴机构代表进行了讨论。他希望能依托香港在医疗设备引进方面的体制优势,在粤港澳大湾区中引进质子刀等国际前沿的高端医疗设备,深化深港合作,快速实现癌症治疗的临床应用,推进干细胞应用研究,加快大湾区生物医疗科技产业的发展。
香港代表处中井先生对港澳研究中心的热情接待表示衷心感谢,从各位专家学者关于粤港澳大湾区的介绍讲解和交流中受益良多,希望今后能进一步加强与港澳研究中心的学术交流与合作。广州代表处经济分析部部长河野先生向港澳研究中心赠送了《亚太地区日资企业实况调查报告》,夏老师向日本贸易振兴机构回赠了清华大学港澳研究丛书之《港澳发展研究》。
图为学术交流会现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