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

吴敏生:研究港澳问题 惠及两岸三地

发布者:系统管理员发布时间:2011-12-15浏览次数:8

中心定位:在实施国家战略中发挥思想库、信息库和人才库的作用

近日,记者就港澳研究中心的目标定位与发展问题采访了清华大学深圳研究生院前院长、福州大学前校长、港澳研究中心的发起创建人吴敏生教授。

关于港澳研究中心的目标定位,吴敏生老师谈到:“港澳研究中心的成立离不开深圳市政府、清华大学、清华深研院和基金会的大力支持。从开始筹划到最终成形,政府、学校和学者都积极响应,在半年内就实现了港澳研究中心的成立,因此,中心的筹备和成立并没有遇到太多的困难,学者们都对深港澳的发展研究充满很大的热情和信心,我们现在已经投入到了课题方面的研究,努力将中心建设成为港澳与特区在咨政育人、科学研究、学术交流和资料信息方面高水平、有特色、跨学科的综合性研究机构,充分发挥研究中心在港澳与特区发展研究领域的‘思想库’、‘信息库’和‘人才库’的作用。”

港澳研究中心不仅课题广泛,而且所进行的研究课题具有深港澳地区、珠三角区域和国家等层面的梯度发展的模式。港澳研究中心侧重于对港澳问题的综合研究,以求达到咨政育人的多重目的,但还会随着研究课题的发展不断拓展研究的学术视野,先从小处着手重点研究热点和难点问题,进而推动研究的范围和程度,从区域和国家的层面来实现研究的深化和拓展,努力保证研究中心的高水平和特色化的发展。

中心任务:推进两岸三地在教育、文化、经济和社会发展等领域的合作

吴敏生老师告诉我们,之所以选择在清华大学深圳研究生院设立港澳研究中心,除了深圳特区特有的毗邻港澳的地域优势和清华大学深圳研究生院的丰富教育资源外,还因为深圳特有的地域具有开拓创新、开阔视野的学术环境。

一方面,港澳研究中心当然可以依托清华的学科资源,在深研院发展具有本地特色的学科和研究领域。因为清华的理工科背景为两岸三地的科技和产业发展提供丰富的教育资源和人才资源,同时清华人文日新,近年来的人文学科发展迅速,更好的发挥清华大学多学科的研究优势,协助海峡两岸找到适合城市发展的功能定位;另一方面,港澳研究中心还可以在学术研究和人才培养方面做出贡献。学者和研究对象的靠近,使得学者的研究更能够客观公正,符合实际,深港澳的区位研究又可以开拓学生的学术视野,整合校内外的研究力量,深化对“一国两制”的应用实践研究,同时,以研究基地的科研平台和研究课题还能带动相关学科的发展,以高水平的科研成果为区域社会和经济发展服务,这些都是港澳研究中心在深研院成立的优势所在。

访谈的最后,吴敏生老师说:“港澳研究中心的成立只是万里长征的第一步,未来的发展还需要中心成员的辛勤工作和艰苦探索,中心的近期目标是介入前海实验区法律问题的研究,争取为政府提供示范性的政策咨询。我们希望通过对港澳特别行政区经济和社会问题的重点研究,能够推动两岸三地更多的合作与交流,也为深圳的全面发展,清华的通识教育方面发挥更大的作用”。

“大鹏一日同风起,抟摇直上九万里”,港澳研究中心的成立是清华大学深研院学科建设的开拓创新,也是加强同深圳、香港、澳门地区交流合作的重要平台,希望港澳研究中心抓住契机,不断研究新问题,作出新成绩,为两岸三地的区域发展,也为清华港澳的教育交流做出更大的贡献。(李树超)